全基因网络构建模型的新框架--功能图论

作者: 时间:2021-09-07 点击数:

表型可塑性(phenotypic plasticity)是指生物体随环境改变而改变其表型的能力,在生物适应性进化中起着关键作用。近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邬荣领教授与北京林业大学团队合作,在功能作图(functional mapping)的基础上发明功能图论(functional graph theory),以此来推断表型可塑性的全基因组互作组网络(omnigenic interactome network)。该项研究整合了功能作图、进化博弈论(evolutionary game theory)、捕食者-猎物理论(predator-prey theory)等多学科的知识,开发了一个联合统计框架,构建出基因相互作用的微分方程组。通过功能聚类和变量选择,运用龙格-库塔法对微分方程求解,实现了从任何维度的遗传数据中推断具有稳定性,稀疏性和因果关系的多层次全基因网络方法。

研究人员使用金黄葡萄球菌设计了两种环境(无抗生素环境、金黄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共培养环境)的表型可塑性实验。通过复合功能作图对影响表型可塑性的关键QTL进行定位,运用上述模型重建了对应的遗传网络,在全基因网络中对SNP的净遗传效应分解为该SNP自身效应和其他SNP对其的互作效应,揭示了影响表型可塑性的关键QTL的基因调控机制,发现QTL的遗传效应既取决于自身效应,也取决于互作效应对其自身效应的增强或消减作用。

该项研究提出了全基因网络构建模型的新框架,系统地剖析了金黄葡萄球菌如何对非生物因素(药物)和生物因素(物种共存)作出反应的遗传结构,为金黄葡萄球菌的表型可塑性研究提供指导,为解析环境诱导的进化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计算生物学系统工具。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1-25086-5


版权所有 © 2020 成都大学抗生素研究与再评价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后台管理 

电话(Tel):028-84216506  邮箱(E-mail):siiasiia@163.com 

地址(Addr):成都市东三环路二段龙潭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华冠路168号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   蜀ICP备100006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