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藻提取物:抗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潜在药物来源

作者: 时间:2023-05-08 点击数:

抗生素耐药性正严重威胁全球公共卫生安全,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PA)是一种常见的机会致病菌,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的PA已被WHO列为I类迫切需要新型抗生素的细菌。PA耐药性包括固有耐药,获得性耐药,而生物被膜是PA固有耐药的关键因素。

法国图卢兹大学Maya Rima等人通过对海藻提取物(绿藻Ulva lactuca,褐藻Stypocaulon scoparium和红藻Pterocladiella capillacea)的研究,通过结晶紫染色、表观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绿藻U. lactuca的环己烷(CH)和乙酸乙酯(EA)两种提取物对PA生物被膜的抑制率超过70%并能影响生物被膜的结构和组成,具有抗PA生物被膜活性(图1);通过细菌计数,相比于单独使用妥布霉素,联用EA提取物后对细菌数量的降低为2-3 log数值,表现出良好的协同作用(图2)。该研究在未来预防和治疗生物被膜等方面具有指导作用。研究成果《Seaweed Extracts: A Promising Source of Antibiofilm Agents with Distinct Mechanisms of Action against Pseudomonas aeruginosa》发表于marine drugsIF=6.085)。

图1. 结晶紫染色法评价不同藻类提取物 (50.0 μg/mL) 对PAO1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 (A);在37°C的MBB培养基中培养PAO1的生物被膜表观荧光显微镜图像 (B)。CH、DCM、EA和MeOH分别为环己烷、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及甲醇提取物。

图2. 使用CFU计数法测定U.lactuca EA提取物 (50 μg/mL) 与妥布霉素 (2μg/mL) 和粘菌素 (16μg/mL)对PAO1生物被膜的协同作用。


DOI10.3390/md20020092.

原文链接:Marine Drugs | Free Full-Text | Seaweed Extracts: A Promising Source of Antibiofilm Agents with Distinct Mechanisms of Action against Pseudomonas aeruginosa (mdpi.com)


版权所有 © 2020 成都大学抗生素研究与再评价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后台管理 

电话(Tel):028-84216506  邮箱(E-mail):siiasiia@163.com 

地址(Addr):成都市东三环路二段龙潭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华冠路168号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   蜀ICP备100006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