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粘菌素B在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小鼠模型中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性
作者:郝丹瑞 时间:2023-10-23 点击数:
随着耐药性的出现和有限的治疗选择,使用被忽视和废弃的抗生素变得越来越重要。然而,关于这些旧抗生素的药代动力学(PK)和药效学(PD)的知识大多缺乏或非常有限。多粘菌素B就是这样一个抗生素,对包括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具有抗菌活性,但由于其肾毒性和神经毒性导致后续研究的缺失。2023年1月,荷兰鹿特丹大学医学中心Aart van der Meijden等人在Journal of antimicrciobial chemotherapy(IF=5.2)上发表了题为“Pharmacokinetic and pharmacodynamic properties of polymyxin B in Escherichia coli and Klebsiella pneumoniae murine infection models”的文章。文章采用4株大肠杆菌和5株具有不同耐药机制的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在中性粒细胞减少小鼠大腿和肺部感染模型中,研究多粘菌素B PK/PD指数与治疗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相关性,LC-MS/MS分析血浆、BAL(肺灌洗液)和蛋白结合超滤液发现多粘菌素B药代动力学呈非线性,给药剂量与吸收速率和清除率显著相关;治疗E. coli和K. pneumoniae PK/PD指数分别与fCmax/MIC指数和fAUC/MIC拟合。研究人员发现在标准给药方案下,多粘菌素B对部分临床分离株可达到对数级杀菌,但多数菌株无法达到多粘菌素B的PK/PD达标点,表明单独给药可能无法治愈严重感染。
图1 PK在感染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小鼠中,单次皮下给药2,4,8,16,32或64 mg/kg多粘菌素B后的总血浆多粘菌素B浓度与时间的关系。每个数据点代表两只小鼠,绘制了SD±平均值。低LOQ为0.2 mg/L。T,大腿感染模型;L,肺部感染模型,无论感染模型如何,达到峰值的时间(最大TT)为≤2小时。大腿和肺感染模型之间的PK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图2 剂量分割研究。多粘菌素B处理后,细菌负荷(以Δlog10 cfu表示)与大肠杆菌ATCC 25922和肺炎克雷伯菌104的%fT>MIC、fCmax/MIC和fAUC/MIC的关系绘制。每个数据点代表一只小鼠;实线表示抑制性乙状结肠剂量-效应模型的拟合度;虚线表示治疗开始时负担没有变化的点。
图3 4株大肠杆菌和4株肺炎克雷伯菌在中性粒细胞缺乏小鼠大腿感染模型中,以Δlog10 cfu表示的小鼠腿部载菌量与多黏菌素B间隔6 h给药24 h后的fAUC/MIC的关系。
原文链接: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10377753/